音樂的傳統與未來
2019 臺灣音樂學會暨臺灣音樂學論壇
黃維清
國立交通大學碩士生
題目:歐洲歌劇與澳門葡人「非典型」的殖民者焦慮: 伯多祿五世劇院1860-1937 年間的檔案研究
從十六世紀中葡萄牙人登陸聚居開始,澳門便逐漸發展為中西文化融合的獨特空間,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要節點及西方進入中國的門戶。然而19世紀香港的崛起取代了澳門的地位,此時儘管葡萄牙人獲得澳門的治理權,但在國力轉衰的情形下,只是將澳門視作生財之地並賦予其自治權,由此居住在澳門的葡人開始產生身份上的焦慮。由於葡萄牙在歐洲文化中已經處於邊緣,而千里之外的澳門更是邊緣中的邊緣,為了應對認同危機,集體的文化生活與想像於澳門葡人便愈趨重要。東亞第一所西方劇院之一:伯多祿五世劇院(紀念葡王,亦按其位置稱崗頂劇院),即是在此背景下於1860年建成。
然而作為葡人文化生活場域的劇院,演出最多的卻並非葡人傳統音樂,而是當時風行歐洲的意大利歌劇(如1920年前後普契尼《蝴蝶夫人》在亞洲的首演)。本文認為,伯多祿劇院以及其中葡人的音樂活動所體現的,是澳門作為「非典型」殖民地的特殊歷史、文化與社會情境,反映出在澳葡人怕被殖民母國拋棄的微妙心態。目前學者對於澳門音樂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宗教音樂 (如戴定澄 [2014, 2015]、Cesar Guillen-Nunez [2015]、Margaret Lynn 與 Graça Marques [2015, 2017] 等人) 而忽略了世俗音樂;伯多祿劇院此一澳門極為重要的音樂活動場域,在學界亦同樣乏人問津。因二戰期間劇院成為難民庇護所導致演出停擺,筆者將藉由現存澳門檔案館的《政府公報》,彙整出劇院1860年開幕至1937年間的歌劇展演紀綠,勾勒當時澳門葡人主要的音樂文化輪廓,並借助布迪厄的理論,分析葡人如何依靠歐洲音樂文化建立自身的文化資本,形塑區別于華人的品味與階級身份,從而緩解內心的認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