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廖聖捷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生

題目:港產南洋風:星馬歌曲在香港電影中的脈絡與意義,1950-60 年代
 

        1950年代後,香港逐漸取代上海成為全球最大的華語電影製作中心,當中有不少電影題材聚焦於「星馬」(當時的新加坡與馬來亞半島)。學者麥欣恩的新著《香港電影與新加坡:冷戰時代星港文化連繫,1950-1965》於2018年末出版,即探討了冷戰時期香港和星馬之間的政治與文化互動如何對當時電影業產生影響。其研究指出,深受冷戰氛圍影響的香港電影公司,不論是愛國愛黨的左派還是反共自由的右派,都非常關注南洋市場——特別是星馬。恰恰是在這樣的「關鍵時期」,看似毫無關係的香港與星馬卻形構成一片互動網絡。

        承襲上述研究背景,與星馬有關的題材帶動了跨域的聯繫,而音樂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更可能產生微妙的作用。舉例而言,1954年上映的電影《馬來亞之戀》同名插曲,其歌詞首句即是「我愛馬來亞」,但旋律卻直接挪用印尼歌曲〈Bengawan Solo〉。乍看之下,這似乎只是他者製造的異國情調,既無歷史依據也缺乏內涵,甚至因挪用旋律可視為不具原創力的空泛音樂。然而,這些歌曲或電影不盡然是虛空的想像,並且能作為探討當時香港與星馬的互動現象。

在這樣的思緒之下,筆者不僅是探索式地去「發現」星馬素材的存在。借鑒學者黃文車所謂「歌謠地理學」的概念,歌謠不僅可以跳脫地理疆域,同時可以形成流動性的場域,充滿想像與辯證。

        本文將以〈娘惹與峇峇〉、〈馬來亞狂戀〉、〈榴槤飄香〉等歷史錄音為文本,並參酌報章、期刊、雜誌等史料梳理星馬脈絡,進而探討香港電影與星馬題材如何相互影響,而音樂在這樣的互動網絡中又纏繞出怎樣的意義。本文試圖論證,看似毫無內涵的星馬題材,反而體現出音樂的豐厚潛力與流動屬性。藉由這股「港產南洋風」,星馬音樂不再僵化,香港電影不再純粹,兩者的縱橫交錯為彼此開拓出更精彩與多元的面向。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