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張晨陽
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

題目:故園回音:《家鄉》(1984)中的納粹聲景與德國記憶
 

        就音樂、電影與德國集體記憶的關聯,Caryl Flinn、Roger Hillman等學者多有論述。但喚起並形塑記憶的不只是樂音本身,更牽涉人、聲音及環境之聯繫,也即所謂的聲景。而德國導演Edgar Reitz的电影《家鄉》(Heimat)或是對此最清晰的體現之一。

        1984年長約16小時的《家鄉》上映,在大眾和學界皆引發巨大迴響。這部史詩巨制發展了德語區特有的「鄉土電影/Heimatfilm」類型,通過描繪一個村落的日常生活史,來映射一戰後至1980年代整個德國的社會記憶。而德語片名Heimat本身便是文化史中的重要概念,累積了難以用「家鄉」轉譯的豐富意涵,成為Pierre Nora所謂的「記憶之場」。

        製作於記憶議題愈來愈受關注的1980年代,《家鄉》引起的探討,自也集中在其如何再現記憶與詮釋Heimat。但既有分析如Rachel Palfreyman、Johannes von Moltke等大多僅聚焦影像敘事,忽略了電影中的聲景。Reitz不單以音聲將觀眾帶回過去,而是同時重視聲音的中介技術及人的聽覺經驗,歷時性地刻畫出聽覺現代性發展帶來的聲景變遷,突出了聲景記憶作為德國社會記憶的重要構成,這也是理解《家鄉》能引發大眾共鳴的關鍵。

        因《家鄉》最受爭議處是對納粹罪行的壓抑,故本文擬由此切入,以敘境內(diegetic)音聲及角色的聆聽經驗為分析對象,重點探討電影對納粹時期聲景的微妙再現,尤其是對既有音樂的使用,究竟召喚出怎樣的德國記憶,又如何重新界定Heimat這一記憶之場。表面上,廣播、電影、唱片等現代媒介將國家的聲音帶到偏鄉,「家鄉」與「祖國/Vaterland」被畫上等號。然而在Reitz對音聲檔案的引用中,納粹看似固若金湯的美學統一性,卻也顯示出被挑戰的可能,國家的聲音幻夢終難免隨戰敗破裂。電影再現的聲景雖只是過去在當下的回音,卻構成檢視德國複雜記憶政治的一面透鏡,也為回溯與處理艱難記憶的問題提供全新途徑。

bottom of page